挪威作家爱德华曾经创作过一件特殊的油画,有趣的是,在他强大的意志力下,该画作竟然被创作出四个版本,其中还有两个版本曾被盗过,据说该画作是一幅“预言类”画作,其画中的内容诠释了100年后人类的精神状态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?
(本文所有图片,全部来自网络,感谢原作者,如侵犯您的权利,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。图片与内容无关,请勿对号入座)
挪威作家爱德华,全名为爱德华蒙克,他生于1863年,于1944年去世,享年82岁。作为20世纪表现主义艺术的先驱,出生于挪威的爱德华从小便展现出可绘画的天赋,可惜的是,他的童年非常不幸,父母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而不幸双亡,至1879年时,小爱德华才在社会组织的帮助下,来到一所工学院学习,可惜的是,他又患上了一种特殊的疾病,致使自己不得不退学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1881年时,爱德华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,终于如愿考入奥斯陆皇家艺术与设计学院,并于1885年前往巴黎进修。7年之后,爱德华接受邀请参加柏林艺术家联盟的画展,但是他独特的绘画作品却成为众人讽刺和挖苦的对象,可美术家们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,爱德华的确形成了具有自己风格的综合派原始画风。
爱德华喜欢绘画,更喜欢使用画笔诠释画作中人物的灵魂与生命,他对艺术的痴迷和思考,几乎达到了癫狂的地步,故此,在细细品味其画作时,每个人都能体验到人类内心深处来自于灵魂的拷问。1893年时,爱德华创作了一幅作品,其名为《呐喊》。但是在《呐喊》作品完成之后,他对作品的深度感到并不满意,于是他便一遍一遍的操起笔来,最终画出了四个版本的《呐喊》方才作罢。四个版本分别是创作于1893年的第一个版本,其作品作为蛋清木板画;绘于1893年的第二个版本,该画作为彩蜡木板画;第三个版本,创作于1895年,为彩粉木板画;第四个版本为蛋清木板油画。
《呐喊》的内容究竟是什么?从该画作的主体来看,画中主要是以血红色为映衬背景,在血红色的背景中央,赫然出现一个面部表情十分扭曲的人物形象,他的眼神空洞且大张着嘴,仿佛是在极力承受着可怕的痛苦。画作里的线条相当扭曲,与桥本身的粗壮挺直形成鲜明对比,展现出了阴郁与压抑的气氛。爱德华几乎是用自己的方法,将画面中沉闷、焦虑并且孤独的情感,表现到了一种极致。
艺术鉴赏大师曾对《呐喊》一画展开过深入的研究,并对其作出了中肯的评价。认为在当时的爱德华眼中,奥斯陆峡湾充满着发抖的、血红的幻觉,既让人感到恐惧,又令人作呕。如果从艺术的角度来看,该作品表现的中心是作者内在情感的表达,是对社会黑暗面不满的呐喊,是作者在矛盾的生命与现实中纠结的对撞,是呼唤光明的讴歌与向往,这无疑不是在影射100年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,画中痛苦挣扎的人,几乎已经成为了被资本家们压迫和吸食血肉后的骷髅。
值得一提的是,由于《呐喊》画作十分著名,故此其中两版画作曾被盗贼盗走,并经过地下渠道卖给了个人收藏家。2012年5月3日,在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专场拍卖上,被盗的1895年版本《呐喊》重现于世,引起了艺术界极大的震动,因此也拍出了1.199亿美元的高价,成为当年拍卖价值最高的油画作品。
其实我们也不难看出,在《呐喊》之中,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来自于内心的压抑,无论是面对工作还是家庭,每个人都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,而现代人的痛苦正在于此,对于未来的担忧和恐惧,始终是萦绕在我们头上挥之不去的梦魇。爱德华看似轻描淡写的画作,实则是找到了打开我们内心阴暗大门的钥匙。
谈到这里,我们也不得不感叹一句,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《呐喊》中的主角,都在承受着痛苦与煎熬,但我们也始终相信,阴霾始终会散去,因为阳光就在不远处。
参考资料:《国外作品赏析》李正著 华夏艺术出版社出版
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,本文撰写:特约历史撰稿人:常山赵子虫
-
热点 2022-12-19 -
热点 2022-12-19 -
热点 2022-12-19 -
热点 2022-12-19 -
拼多多先用后付逾期几天会影响信用?拼多多先用后付逾期怎么办?
热点 2022-12-19 -
热点 2022-12-19 -
热点 2022-12-19 -
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越高越好吗?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是什么?
热点 2022-12-19 -
热点 2022-12-19 -
热点 2022-12-19 -
专栏 2022-12-19 -
专栏 2022-12-19 -
专栏 2022-12-19 -
专栏 2022-12-19 -
专栏 2022-12-19 -
专栏 2022-12-19 -
专栏 2022-12-19 -
专栏 2022-12-19 -
专栏 2022-12-19 -
专栏 2022-12-19 -
热榜 2022-12-19 -
热榜 2022-12-19 -
热榜 2022-12-19 -
热榜 2022-12-19 -
热榜 2022-12-19
-
综合 2022-12-19 -
综合 2022-12-19 -
天天微速讯:意大利汉学家毕罗:要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就离不开书法
综合 2022-12-19 -
全球关注:日本平安时代,探日本的文化引领建筑,化慈悲仁爱思想
综合 2022-12-19 -
综合 2022-12-19 -
天天通讯!大都会博物馆呈现玛雅大展:一个神、人与自然关联的世界
综合 2022-12-19 -
综合 2022-12-19 -
【环球快播报】车鹏飞:把中国诗意画到极致!做到真正的“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”
综合 2022-12-19 -
综合 2022-12-19 -
【天天报资讯】有人破解了贵州深山“天书”石刻上的字,赶紧来看看是什么内容?
综合 2022-12-19
广告
X 关闭
- 环球热头条丨87岁音乐传奇小泽征尔终返舞台,无人不泪:“纳天地于方寸,以羸弱举千钧”
- 当前信息:吴颐人艺术馆在沪开幕,两百多作品呈现“桑梓情”
- 【全球新视野】鉴赏|至简至美,古代陶瓷史上的“中国白”
- 全球热点评!佳士得秋拍:冰凉的市场与“冰上”的米切尔
- 环球速读:米莱斯画了一副《苹果花》,漂亮的油画背后,还隐藏着一个秘密
- 天天看热讯:2023年,女性艺术家市场会迎来新一轮爆发?
- 全球即时:鸟类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出炉,每一幅都是大片,快点看过来
- 全球新资讯:“拥有”摄影的行为 集美·阿尔勒摄影季启幕 揭晓重磅奖项得主
- 世界动态:看唐都长安人日常:穿胡服、纵豪饮、乐百戏……
- 当前速讯:剑桥这个食堂,凭什么打败英国200多座建筑?
广告
X 关闭
- 热门看点:大雪|故宫藏画里的苍松:拔地干霄势,清阴覆绿苔
- 环球讯息:大雪过后,银装素裹,分外妖娆!
- 全球今亮点!王羲之:被世人尊称一代书圣,《兰亭集序》背后故事,你知道多少
- 天天看点:只知道蒙娜丽莎?这些珍贵的手稿带你认识作为工程师的达芬奇
- 环球热文:罗马帝国衰落时期,这些建筑被入侵者摧毁、留下文化交汇的印记
- 环球百事通!除了巴黎圣母院,这些教堂也闻名于世,中世纪为何疯狂建造大教堂
- 全球最新:自学成才的摄影师:总有说不完的故事
- 【天天热闻】《鲁冰花》曲作者陈扬因病去世 终年66岁
- 每日热闻!这栋总部大楼绝了!在中庭挂了一颗「大钻石」,网友:这是我见过最炫的办公大堂
- 环球快资讯丨被王冠耽误的水彩画家, 查尔斯国王画技了得
- 12-19 自己查的征信怎么看能不能贷款?怎么查看自己的信用好不好?
- 12-19 房子为什么宁愿断供也不转卖?房子断供了银行多久收房?
- 12-19 拍拍贷还会放款吗?拍拍贷的申请使用事宜?
- 12-19 外汇交易基本策略有哪些?外汇交易基本策略有哪些?
- 12-19 拼多多先用后付逾期几天会影响信用?拼多多先用后付逾期怎么办?
- 12-19 个人贷款买房需要什么条件?两年内有逾期还能贷款吗?
- 12-19 度小满金融贷款可靠么?度小满属于什么贷款?
- 12-19 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越高越好吗?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是什么?
- 12-19 货币基金和定期存款哪个收益高?哪个更好一些?
- 12-19 个人征信可以代打吗?个人信用报告查询几次就不能贷款了?




